魏氏體為上貝氏體的判別
一、魏氏組織。
1、魏氏體組織定義:
魏氏組織是針狀鐵素體或滲碳體呈方向性地分布在珠光體基體上的顯微組織。
2、魏氏體組織產生原因:
過熱的中碳鋼或低碳鋼在合適的冷卻速度下容易產生魏氏組織。
3、魏氏體組織特點:
在亞共析鋼中常見的魏氏組織呈羽毛狀,有呈等邊三角形的,有鐵素體相互垂直的,也有混合型的魏氏組織。
4、魏氏體組織特點及對性能的影響過共析鋼,在一定冷卻條件下,滲碳體沿奧氏體一定晶面析出,也能形成魏氏組織。魏氏組織的存在如果伴隨晶粒粗大,則使鋼的力學性能下降,尤以沖擊性能下降為甚。
二、貝氏體。
1、貝氏體相變的特點。
貝氏體相變有碳的擴散,但是無合金元素的擴散,相變的領先相為鐵素體(過飽和的碳),貝氏體實質為過飽和的鐵素體+滲碳體,轉變不能完全進行,繼續轉變會產生馬氏體和殘余奧氏體。貝氏體一般在晶界形核向晶內長大,一般不穿過晶粒。
2、上貝氏體。
上貝氏體一般形成溫度550-350,形狀為羽毛狀,平行板條狀分布(位向夾角較小,有效晶粒度較大,韌性較差就是此原因),板條間分布有不連續的碳化物,沖擊韌性較差。
三、魏氏組織和貝氏體組織。
1、相同點:
形態上魏氏組織和上貝氏體均為羽毛狀,且均為鐵素體。
2、相異點:
(1)從組成上來分:貝氏體為含過飽和固溶碳的鐵素體+碳化物;過共析鋼的魏氏體組織為滲碳體,亞共析鋼的魏氏組織為鐵素體(固溶碳,非過飽和)。
(2)從形態上來分,魏氏組織鐵素體較粗大,晶界分為一次和二次側片狀和一次和二次鋸齒狀,晶內,末端較尖細,可貫穿幾個晶粒,并且伴隨有珠光體的存在:貝氏體組織較細小,一般在一個晶粒內。
(3)從轉變溫度來分:魏氏組織轉變屬高溫轉變,在珠光體的轉變的范圍內,即550度以上;貝氏體組織轉變屬中溫轉變,在550-Ms點范圍內。
(4)從形成原因來分,魏氏組織轉變是由于組織過熱或高溫區冷速快導致,一般伴隨組織粗大;貝氏體則由于中溫區的冷速處于貝氏體轉變范圍而造成。
(5)從元素的擴散來分:魏氏組織領先相若為鐵素體,則轉變時伴隨合金元素和碳的擴散,鐵素體中無過飽和合金元素和碳,硬度也較低;而貝氏體轉變僅有碳的擴散,不含合金元素的擴散,且鐵素體中的碳不能完全擴散,因此鐵素體中含有過飽和的碳和合金元素,硬度較高。
(6)從危害程度來分,魏氏體組織為有害組織,將強烈降低材料的沖擊性能,危害很大,材料中一般不希望存在魏氏組織;上貝氏體組織也會影響材料性能,但危害程度一般來講小于魏氏體組織,下貝氏體組織沖擊性能相對較好,鋼材中并不是都不允許貝氏體的存在,也有專門利用貝氏體的這種特點的專用貝氏體鋼。
小編曾經跟一個教授交流過如何區別這倆組織。先把教授教給我的方法分享給大家,感謝教授解惑。
1、放大倍數,一般500倍以上才能看清貝氏體的羽毛狀,而魏氏體組織低倍下就能夠看清楚。如果魏氏體組織放大到那么大的倍數就看不出片狀來了。
2、因為魏氏體組織是過熱組織,無論鐵素體型還是滲碳體型魏氏體,是先共析組織先于共析轉變形成的,其周圍就是珠光體的片狀組織,而貝氏體是由奧氏體中溫轉變產物,周圍不一定是珠光體組織特征。
3、亞共析鋼的魏氏組織類似于上貝氏體的羽毛狀。而過共析鋼的魏氏體組織一般雜亂無章。
4、魏氏組織是先共析組織,而這時的奧氏體是比較軟的塑性好。因此形成的針狀比較平直,而貝氏體是 有點非平衡轉變的味道會產生內應力因此是比較強迫形成的,針狀的邊不平直有曲折。
5、貝氏體鐵素體條間分布與鐵素體軸相平行的不連續的粒狀和鏈珠狀分布的滲碳體,而且是一束大致平行的自奧氏體晶界長入奧氏體晶內的鐵素體。而魏氏體由于先于共析專轉變形成就不會這樣。
以上幾條綜合起來就能都判斷得準確些。
事實上單純一張圖片很難判別,在實際工作中結合顯微鏡高倍低倍,結合明暗場再結合以上的經驗之談。方能做到準確無誤。